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敦煌味道分享敦煌文化——北周壁画的特色(1)
作者:敦煌味道发布时间:2020-08-07 15:26
人物画艺术
敦煌壁画从北凉开始就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到了北周,西域风格仍然继续影响着敦煌,但北周时期的西域风格与前期有所不同,第428窟代表了这种新西域风格。第428窟佛、菩萨等形象面相丰圆,身体短壮,菩萨体态略呈S形弯曲,上身半裸,下着长裙。有的斜披天衣,披巾缠绕双肩,自然下垂头藏西域式花蔓冠,眼睛较大,表情庄严。北魏时期的佛、菩萨面形大体呈椭圆状,五官分布适中,而北周的佛、菩萨像面形圆而短,眼眉较大,身体也相对较短。
晕染是表现人物立体感的重要技法。北周时期,除沿用原有的晕染方法外,第428窟数尊佛像的面部出现了白鼻、白眼、白连眉、白齿、白下领的所谓“五白”晕染,比起北魏时期“小字脸”的方法,这样的晕染更加细腻了。第290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还把额部、两颧、颈部、胸部、腹部、臂部涂白,以表现高光。画家最初一定是通过色彩的融合来表现人物肌体的立体感,现在变色后,只看到白与黑的强烈对比,但根据绘画晕染的原理,我们仍可看出这时期西域式晕染法更加细腻化的发展。
北周时期对中原风格的传承进一步深化, 画家逐渐掌握了笔法的多种变化,通过线描来表现不同对象的形态与质感。菩萨、飞天等形象呈现出柔和、自然的特征。人物多以土红线画出,色彩简淡,艺术形象更趋生动。线在造型中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西域式画法虽然也用线描,但那种粗细均匀没有变化的线画出的物象,尚不足以充分表达人物的韵致。而在中原式的画法中,线是有生命的东西,画家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来反映对象的质感,人物的动势、情态。在线条的粗细、转折变化和疾、徐运笔的过程中体现物象的气韵。这些线条有明显的一波三折,注重运笔的起、承、转、合。一些中锋用笔犹如书法的行笔方法,可以感受到中国书法用笔韵味。第290、296窟的故事画中人物、房屋、树石的表现,可看出画家在线描技法上的高超水平。如第290窟中心塔柱下面的胡人驯马,胡人紧拉缰绳、扬鞭怒目的神情和马惧怕而低头后退的动态,都以寥寥数笔的土红线生动地表现出来;同窟四壁上部的飞天也是以行云流水般的线描表现出生动活泼的飞舞形象。第296窟南壁西侧画面中的骑马人物图,寥寥数笔表现出骑马的人物和马匹,挺拔的钱条,简洁面完美的曲线流型,伟观出中国商特有的形式美。
  • 热线:0937-8834377
  • 地址:敦煌市党河东路敦煌小镇
  • Copyright © 敦煌味道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敦煌味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