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敦煌味道发布时间:2020-08-18 10:07
尊像画
隋朝的说法图中,对佛弟子、菩萨等形象描绘比较细腻,如第420窟除了西壁龛内画出弟子和菩萨像外,还在龛外两侧分别画出弟子和菩萨像,人物形体较大,颜色已变黑,但仍可看出晕染厚重,表现细腻。在隋代初期一些洞窟,沿北朝以来的做法,在四壁绘制千佛,千佛的中央往往画出铺说法图。而在隋代中后期,很多洞窟中都出现连续的说法图,
如第390窟南北壁除了中央有一铺较大的说法图外,还各绘出33铺小型的说法图,东壁同样也绘出33铺说法图。第244窟在南、北、东三壁各有说法图8铺。连续画出的说法图,意在强化佛与菩萨、弟子的存在,改变那种单纯千佛铺满壁画的效果,同时,通过说法图中菩提树、华盖以及菩萨的不同衣饰等,体现出更多的环境与形象变化,造成丰富的视觉效果。隋代还有一些洞窟出现了整壁绘一铺说法图的情况,如第276窟南北壁各画出整壁的大型说法图,人物并不多,都画得十分高大,因而对菩萨、弟子的形象刻画就比较从容仔细,包括对背景的树木、华盖都作了细腻的描绘。
隋代的飞天数量空前增加,部分洞窟沿袭北周的形式,在四壁上部接近窟顶的地方绘出天宫栏墙,在天宫栏墙之上画出飞舞的飞天,有的洞窟还以蓝色为背景,衬托出飞天似在天空中飞翔。如第402、420、427窟等窟均是如此。还有些洞窟 在窟顶集中描绘群体飞天,如第412窟龛顶,有数十身飞天在土红底的背景中飞舞,气氛热烈。
隋朝的说法图中,对佛弟子、菩萨等形象描绘比较细腻,如第420窟除了西壁龛内画出弟子和菩萨像外,还在龛外两侧分别画出弟子和菩萨像,人物形体较大,颜色已变黑,但仍可看出晕染厚重,表现细腻。在隋代初期一些洞窟,沿北朝以来的做法,在四壁绘制千佛,千佛的中央往往画出铺说法图。而在隋代中后期,很多洞窟中都出现连续的说法图,
如第390窟南北壁除了中央有一铺较大的说法图外,还各绘出33铺小型的说法图,东壁同样也绘出33铺说法图。第244窟在南、北、东三壁各有说法图8铺。连续画出的说法图,意在强化佛与菩萨、弟子的存在,改变那种单纯千佛铺满壁画的效果,同时,通过说法图中菩提树、华盖以及菩萨的不同衣饰等,体现出更多的环境与形象变化,造成丰富的视觉效果。隋代还有一些洞窟出现了整壁绘一铺说法图的情况,如第276窟南北壁各画出整壁的大型说法图,人物并不多,都画得十分高大,因而对菩萨、弟子的形象刻画就比较从容仔细,包括对背景的树木、华盖都作了细腻的描绘。
隋代的飞天数量空前增加,部分洞窟沿袭北周的形式,在四壁上部接近窟顶的地方绘出天宫栏墙,在天宫栏墙之上画出飞舞的飞天,有的洞窟还以蓝色为背景,衬托出飞天似在天空中飞翔。如第402、420、427窟等窟均是如此。还有些洞窟 在窟顶集中描绘群体飞天,如第412窟龛顶,有数十身飞天在土红底的背景中飞舞,气氛热烈。
